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部署和市市政集团的坚强领导下,无锡水务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太湖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站位、精准施策,以“一核四维”融合式行动,锚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实现太湖连续18年安全度夏一个核心目标,聚焦水质、设备、应急、服务四个维度,落实落细安全度夏各项措施,全力交出太湖安全度夏过硬答卷。
科技赋能预警。继去年南泉水源厂引入藻类人工智能分析仪后,今年,锡东水厂新增该分析仪一台,可深入分析藻类数量和优势种群,预测嗅味物质浓度,显著提升水质预警精准度;藻类指标检测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20分钟,自动生成藻类种群数量报表并存入数据库,为历史藻类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强化蓝藻防控。落实蓝藻打捞属地责任,增设水源地控藻围隔,创新改进湖面驱藻打捞装备,固定点打捞和移动船机动打捞相结合,提升蓝藻打捞工作成效。
筑牢源头防线。锡东、南泉水源地利用生态环境局生物预警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饮用水源,筑牢第一道防线。目前,该系统已覆盖两个太湖水源地。
提升本质安全。开启夏季高峰供水保障模式,筑牢七重水质监控防线,严格执行三级化验制度,夯实安全度夏之基;建立全过程供水保障体系,不断优化工艺运行、强化培训练兵,加大设备设施大修更新力度,完成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定期启动粉末活性炭应急投加设备,有力提升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升级提效。加快“智改数转”步伐,深化中桥水厂“智慧水厂”建设,提升南泉水源厂泵房智能控制水平,实现多维度智能管控,为安全度夏装上“最强大脑”,有效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与应急响应能力。
预案完善优体系。完善供水应急调度方案与高峰供水保障方案,水源波动或突发状况下,能及时调整各厂供水配比,充分利用供水高速通道快速传输能力,保障全市用水正常;33支抢修队伍,180余名抢修人员全天候待命,迅速处置突发事件。5月27日,开展以“锡澄水源地上游突发水质污染”为背景的安全度夏供水应急演练,有效检验并提升了应急响应、协同配合与现场处置能力,为后续应急保障积累了宝贵经验。
管网智慧保畅通。依托GIS系统,绘制全市11000多公里供水管网数字地图,一旦发生管网异常情况,可一键调取故障点周边管网信息;扎实推进老旧管网改造,截至目前已改造25公里,为改善水压水质提供坚实保障。
精准调度守清流。面对今年以来最高日供水量158.62万吨、瞬时供水量突破每小时近10万吨(创同期新高)的挑战,运营服务中心依托智慧调度平台实时监测管网压力,科学统筹全市用水需求,实施精准调度与管控,保障供水“生命线”平稳畅通。
诉求响应全闭环。及时受理用户各类用水问题及诉求,对24小时市政服务热线962181、微信公众号及网上营业厅线上报修工单进行全流程时效监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无锡水务将认真落实省、市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工作部署,坚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住防线,实现更高水平“两保两提”,以实际行动唱响新时代“太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