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档案明亮的灯光下,王洋正将一份份人事档案整整齐齐放入新档案盒。盒面上“干部人事档案”六个红色小字格外清晰。这是新疆腾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人事档案规范化整理工作启动后的第二周,她指尖划过的档案,已从最初的杂乱堆叠,变成了如今存放规范的“个人成长轨迹册”。
过去,档案袋里的材料常常混着泛黄的旧纸、卷曲的复印件,查找一份工龄证明要翻遍半柜档案。如今不同了,每份档案都按“基本信息—考核记录—培训证书—奖惩材料”分类装订,连每份文件的左上角都对齐成笔直的线条。“你看这页职称评审表,过去夹在中间总被折角,现在有了专用文件夹,十年后拿出来还跟新的一样。”王洋拿起一份档案展示,纸张边缘光滑,检索目录一目了然。
这份规范藏着太多细节:员工入职时的体检报告单独塑封,避免受潮霉变;年度考核表按时间轴排列,像一本“职业成长日记”;就连一张小小的培训结业证,都标注了获取时间和对应技能。王洋说:“上次有位退休职工来查阅缴费年限,按新索引三分钟就找齐了材料,老人家直夸这比家里的相册还整齐。”
档案柜前,新贴的“一人一档”标识牌在灯光下反光。这些沉默的档案,记录着一代代水务人的奋斗足迹:有老技术员手写的管网图纸备注,有青年员工的技能竞赛奖状。规范整理不是简单归置,而是让每一份付出都被妥善珍藏,让每段历程都有迹可循。
当最后一份档案归位,王洋轻轻锁上档案柜。这些整齐的档案盒,就像一个个精心守护的“成长容器”,既装着个人的职业故事,更连着企业的发展脉络。在水务人看来,把档案理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既是对每份奉献的尊重,更是为公司行稳致远筑牢的一块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