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利民,为民,是民生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坚定要求;
而随时随地拧开水龙头,清泉汩汩流淌而出,则蕴含着城市供水“最后一公里”的精细考量。
当金桥村委会与水务集团的责任担当双向奔赴,“最后一公里”就成了丈量民生温度的“最暖一公里”。
暖民实事让乡村更宜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了解到丹北镇金桥村自行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老旧、地下泵房易淹、电源线不稳定等痛点,为消除居民饮水安全隐患,集团主动与村委会进行对接,推进二供泵房的重新选址改造,全力提升村民用水体验。
聚焦群众关切,强化政企联动。对接工作得到了属地政府和村委会的全力支持,村委会组织泵房土建施工;集团同步对管道进行升级改造,增压设施进行选型、采购,夜间错峰安装、调试、碰接,确保不影响居民正常用水。
(改造后的金桥村泵房)
通过金桥村二供泵房的旧貌换新颜,集团供水服务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展现,不仅切实改善二次供水水质、水压稳定性,惠及村民80余户,同时还提升了节能效率,用专业技术筑牢城市供水“最后一公里”防线,以责任担当书写水龙头里的民生。
向实赋能让饮水更安心
水龙头里的民生,是烟火日常里人民群众最直接的获得感,二次供水是离百姓水龙头最近的供水环节。
近年来,集团不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按照统一规范标准,逐步对全市二供泵房进行接管运维,打造“标准化”+“智能化”为特色的现代化泵房,进一步保障居民生活用水最后一公里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GIS系统“一张图”,对全市122小区共计138座泵房实现数据化智慧运维,每月实地巡检+线上智慧管控双管齐下,实时掌握全市二供泵房运行动态;每半年对所有泵房水质指标检测,确保水质优质达标。
走进一座座无人值守泵房,只见四壁与地面一尘不染,无负压供水设备崭新发亮,在线监测仪表和智慧管理系统正实时上传数据……从易污染的储水池到清洁卫生的无负压给水,从易积水的地下室到明亮整洁的新泵房,从粗放管理到智慧运维,无不揭示着集团服务从“供好水”到“供优水”的跨越。
一次小小的泵房升级,彰显着民生服务从被动响应变主动发现。以“共建”谋“共享”,以“智治”提“质效”,面对民生工作的大合唱,集团积极参与,把百姓的急难愁盼当成心头要事,以专业力量提升服务品质,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让每一滴水都流出责任与担当,成为最温暖的民生答卷。